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艺术品电商关键是要玩出花样
作者:  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5/9/25 20:35:47  文章录入:admin

从最初的老牌电商嘉德在线,到如今的新生势力竹兰里,十多年过去了,艺术品电商市场热度不减反增。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艺术品在线交易总额升至26.4亿美元,较2013年的15.7亿美元,增加近10亿美元。文化部预计,到2015年在线艺术品交易总额将超过100亿元,全球将有一半的艺术品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
    艺术品电商要“玩”起来
    艺术品电商势头正猛,目前国内艺术品电商数量已超2000家。随着艺术品电商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愈加剧烈,而艺术品电商化在我国尚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各环产业链尚未建构完善,真正具有实力的标杆性电商还未成长起来,大多数艺术品电商处于同等发展水平。为了寻求突破,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品电商们必须拿出手段,玩出花样,以吸引更多用户,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艺术品电商们不再满足单一的经营模式,推陈出新玩出花样才是王道,通过交易形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艺术品线上市场是求新、求变的多元化新形态。当然艺术品线上交易大多还停留在拍卖形式上,拍卖也是最基本的电商化玩法。艺术品网站除了开设拍卖专场,以1元起拍,公开竞价的方式吸引用户以外,从艺术家到策展人,从画廊到拍卖行,都在探索各自征战线上市场的方式。
    竹兰里善于出招
    2014年起,竹兰里以微信拍卖群起家,拍卖方将拍品的图片和介绍等信息上传到微信群或朋友圈里,所有关注拍卖平台的人,都可以参与竞拍。这一新鲜拍卖模式具有无底价、小名家等特点,因而受到一些年轻藏友的追捧,特别是那些被“高大上”的拍卖会拒之门外的艺术品爱好者。
    2015年,竹兰里乘胜追击,开辟官方拍卖平台,以建设专业性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为基准,将业务扩展到红木珍品,寿山石、紫砂壶、建盏、南红、和田玉、歙砚等上百个艺术品类目的拍卖特卖业务,除了这些主营业务,艺术品电商还利用资讯推送、艺术藏品鉴赏知识来吸引培养固定的消费受众。
    电商当然不会仅仅局限于PC端的运营,APP移动端也是艺术品电商争夺的肥肉。2015年4月,“竹兰里”APP宣告正式上线,随后各大艺术品电商的移动客户端也相继问世,开启移动艺术交易的新尝试。移动端的艺术品拍卖大大降低了行业门槛,涵盖更多群众基础和消费辐射范围。
    市场在不断的调整变化,藏家的消费需求是艺术品电商的根本,更好的玩法才会为大众所接受。在微信拍卖大行其道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经营机构着手向移动    艺术品电商转型,致力于产生新的突破,2015年7月,竹兰里旗下有一新产品——竹兰微拍正式上线,作为一款基于微信系统的一站式互动操作拍卖系统,零门槛参与吸引了众多的消费,平台不收任何费用,节省了卖家的支出成本,回馈给用户的是通过较低的价格就能抢购到优质的藏品,完全充分满足了国人的消费心理。
    艺术品在线竞拍、微拍、手机APP端拍卖,是目前艺术品电商的主要运营模式,这一趋势会随市场发展逐渐呈现出其合理性。艺术品电商模式应该随着市场和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变化,固步自封的艺术品电商迟早是要被淘汰的,在这个不断调整改革的艺术品电商市场,艺术品电商也需要更多的改善营销模式和手段,才能更好更优质地为艺术家、藏家、商家服务。我们不妨大胆预测,未来的艺术品电商市场,坑定是属于竹兰里这类敢于、善于玩花样的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