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紧急取消大国非遗工匠活动,谁在戏弄匠人 |
作者:洪巧俊 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7/11/23 18:34:02 文章录入:admin |
|
这一次巧哥倒觉得那些被认定为“大国非遗工匠”的人有点可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获得了这顶硕大无比的帽子,却突然被风吹跑了。 痛心啊!痛心! 本来是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认定活动,11月15日,部分参会人员已在半路上,有的已经抵达活动城市,但紧急取消的通知,让一个个傻眼了。当然,也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 彭湃新闻报道,如果筹备顺利, 11月17日中国将产生321位“大国非遗工匠”、一位“华夏大国工匠”和29处“大国非遗工匠传承基地”。 但澎湃新闻接获爆料称,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大国非遗工匠”工美项目认定活动,违反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已被民政部门取消。11月16日下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代管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何姓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因不在《保留目录》中,上述“大国非遗工匠”认定活动确已被取消。 其实,巧哥在11月10日就接到一业界朋友的信息,说有关部门召开了研讨会,一致认为:该认定活动未经全国评比达标办批准,属违规活动;责令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立即停止参与该项认定活动,并尽快向驻中轻联国资委巡视组做出书面检讨。否则,撤销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担任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领导小组成员资格。问我真假。 在巧哥看来,叫停这次大国非遗工匠认定活动,值得大赞。既然活动属违规,就应该紧急取消。如果这样的违规活动还能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显然影响很坏。要知道,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重要场所?主办方把违规活动要放到人民大会堂举办,其性质是相当恶劣的。 如果不紧急取消,中国就有了321位“大国非遗工匠”。一次认定321位“大国非遗工匠”是不是太滥?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评比认定活动不是这一次遭受痛批,2016年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选出280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便炸开了锅,质疑声不断,认为一次性批发280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是滥发称号,更多的质疑声是追问这次评选合不合法?因为民政部表示,社会组织未经批准,擅自在保留项目目录以外开展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其颁发的奖项、荣誉一律无效。 去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变了味的“大师”》,旗帜鲜明地质疑这次评选“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的合法性。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选出280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与拥有近40年历史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仅有几字之差,可前者一届评选诞生的大师比后者4届评出的都要多。并指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师”称号逐渐丧失了其严肃性,“大师”评选已沦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 但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还隆重对280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进行表彰,有评论质疑说:“如此隆重表彰,显然与中央八项规定是背道而驰的。需要追问的是主办方如此大张旗鼓、隆重表彰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用意何在?究竟要向谁示威?” 也许是舆论监督并没有使这次滥发的“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违规的评比得到取消,他们后来才敢如此胆大妄为,要把与中央八项规定背道而驰的违规活动开到人民大会堂。 众所周知,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防止活动项目过多过滥,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并设立办公室。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要开展评比表彰活动,显然还应遵守协调小组颁布的《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根据《暂行规定》,社团组织可以开展《保留目录》内的评选活动,《保留目录》以外的项目,未经批准不得开展;未经批准,评比项目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际”“世界”或其他类似字样。 上次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选“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就是在玩文字游戏,起初的“中国工美艺术大师”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8个字一样,只是排列不同。因为有规定,未经批准,评比项目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际”“世界”或其他类似字样。这些字样不能用,用“大国”、“华夏”总可以吧!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风作案。 媒体曾报道,既然“‘大师’称号逐渐丧失了其严肃性,‘大师’评选已沦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为何不停止评比,让作品自己说话? 可见反腐败,艺术界也要紧盯着,更要紧盯着那些热衷于搞这些评比活动的组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