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物种间的平衡与和谐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8/5/20 7:52:12 文章录入:admin |
|
文;侯崇山 我们观看动物的方式大多局限于动物园,在中国能真正看到大型野生动物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人总是对异于人类的生命体充满好奇感,动物园也就成了人们集中了解异类的集中场所,透过铁栏和玻璃窗,可怜兮兮的动物们就这样被围观着。观看马戏表演是人们接触动物的另一种方式,动物只要按照人设计好的方式完成动作便能取悦观众,迎来热烈的掌声。还好,至少它们摆脱了被驱赶和猎杀的命运。 动物保护已经成为全体社会的共识,然而人们对待动物的心态是很复杂的,是有选择性的,我们一边说保护野生动物可能一边在吃着野生动物;我们拯救回来的动物但因为害怕它伤人,不得不把它关在笼子里;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图案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但面对现实的动物我们又不愿意跟他们共处一室;我们看了太多有关动物的影视动画,人类设计下的动物形象可亲可爱,但现实中的某些动物却令人恐惧;在一些动物保护做得好的国家,因为某一物种的大量繁殖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不得不进行捕杀人类对待动物的情感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即喜爱又感到害怕,动物并不能像人一样善于思考和沟通,人与动物的隔阂难以逾越,因而囚笼和驯化成为折中的办法,这样即不那么危险又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在于人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利用智慧和意志改变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土地扩张,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很多物种不断消亡,人类变得越来越孤立。好在很多人认识到了这点,并自我约束。我的作品就是在设想动物融入人类生活的场景,摆脱现实的残酷,像人一样体面的生活,享受着舒适柔软的床铺,干净整洁的厅堂,没有惊恐、没有杀戮,没有动物园里囚徒式的粗糙保护,不管是谁创造了这一切,都应该享受社会文明带来的好处。这种想象是对现实动物保护简单化的批判,是对“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的“现实”再现,打破人们对动物生存方式、观看方式的惯性思维而呈现的景象。 毫无疑问,动物是一种迷人的拍摄对象。当它们那不可预知的野性爆发出来时,你能够捕捉到一些很本质的东西,会觉得那是它们最耐人寻味的时刻。我要用我的照片来展现这些沉默不语的美丽生灵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情感与灵魂。在镜头下,动物们各具形态,或独立伫立,或奋力嘶吼,或交相争斗……各自向我们展示着它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它们像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情感,独立而又勇敢,聪明而又感性。 人类的扩张和恣意妄为已经导致很多物种的灭亡。但人类,或者说绝大部分人类,都是热爱动物的。动物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和生存的美妙意义。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存就会遭受威胁。基于这一点,我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将动物肖像独立出来,传递出一种近距离的亲密感,以此来重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桥梁,寻求和谐。 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 我一直梦想着所有的动物园都能像非洲大草原那样自由和开放,但那终究是个梦而已,在人口不断膨胀的今天,还能留给动物多少栖息地呢?我希望我的作品在宁静中带给人们一些思考,关了人类的、动物的或是环境的。很多人都有在家中饲养宠物的经历,都有一种与动物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照片选取的画面、拍摄角度、画面结构,瞬间气氛,是为了让人们看到了生命中残酷悲哀的一面,让人们更关注,唤醒同情,激发人们的正义感。 这不是一组环保题材的作品,这是关于人与动物情感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