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访谈 >> 浏览文章

 

中国书画名家张道广艺术人生访谈录


来源:中华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7年07月11日

  

中国书画名家张道广艺术人生访谈录

  书法家张道广先生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率爽热情,谦恭和善,且有着很强的民族责任感的艺术家。他自小酷爱书法,先习“二王”,后临隶书,他师古不泥,博采众长,把笔墨之飘渺轻灵融入到端严温厚的书风中。在流畅笔运和高尚德品中涵养着属于自己的翰墨人生,更无一日不忘沿承传统,弘扬民族艺术精神的责任和担当。

  人杰地灵孕育心致笔墨

  张道广先生是江苏沭阳人。自古沭阳就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且人才辈出的地方。秦末那个性刚烈,善歌舞,习武艺,随夫征战四方的美人虞姬;北宋初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沈括;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等都受到这方水土的浸润和滋养。沭阳亦有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新石器时期的万北遗址、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丘、阴平方城遗址,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等等。张道广先生的祖父曾是前清文人,能书善画,且通读“四书五经”。据张先生讲,他的祖父寿至一百一十一岁方才驾鹤西去!可见心性之平和,德品之崇高!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张道广很小就开始拿起毛笔学习写字了,张先生说:“我从小写字都是用毛笔,我写字的启蒙就是毛笔,硬笔都是后来才用的。我记笔记什么的都是毛笔字,已经成一种习惯了。”在一笔一划,横平竖直的苦习中,书法渐渐渗透到幼年张道广内心深处一片澄澈的净土里,不断启迪和灌溉着他艺术性灵的成长。这份根植于心的执着也让他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学校一直到参加工作的数十年来,他都坚持笔耕,数年不辍,潜心书艺,孜孜以求。

张道广作品1

张道广作品1

张道广先生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他历任乡镇派出所所长、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局110指挥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省公安文联会员等职。现兼任《中华英才》、《中国潮》杂志特约记者。自参加工作以来,经常负责公安工作的对外宣传,且在中央、省、市有关新闻媒体上发表作品1000余篇,计300余万字,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新闻一等奖和三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

可能也是因为所从事工作所养成的习惯,张道广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对于书法,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国粹,文化瑰宝,每一个从事书画艺术的人都应该有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现在已经是电子时代了,真正用笔写字的人已经很少,更不用说毛笔了。大家都用电脑,这样在无形当中就会让我们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流失掉,甚至于会销声匿迹,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让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消失掉而不去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我心里是不安的!”诚然,文字的意义不光在于记载和交流,在成百上千年的沿承中,其见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更镌刻下这个民族的文化烙印,是不能消失和被堙没的宝贵遗产。张道广把他的激情和强烈的责任心都融入笔端,用拳拳赤子心去浇灌,以融融民族情来表达。体现在其书法作品中,便是一种洒逸里兼有细谨,朴实中又见精巧的韵致。

汉代杨雄曾说过“书,心画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离开情感,书法作品的感染力就无从谈起。书法是书家性情学养的自然流露,观张道广先生笔墨,无不展现出其豪放个性和真挚情感,他把对人生的真实深刻之感悟融化在艺术观念中,书逸兴之豪迈,写自己之主张,故笔随心运,一气呵成。其书作笔运酣畅,遒劲,气势流动,收纵有度,使字形筋骨劲健,神气外露而精气内含,故其表俊秀美丽,其内刚劲骨硬,形似梅枝松干,状如翠竹拔节,气韵生动,风神潇洒;他用墨娴熟,给人以“洒脱、飘逸、厚重、深邃”的感受。融浓、淡、干、湿挥洒于快、慢、动、静之中。从笔法、章法、布局来看疏密得体,浓淡相容,黑白互守,虚实相生,形体多变,跳腾凌跃,又形中无常,法中不拘,清净纯澈,不躁不郁。通篇恢弘大气,不但典雅清正,且雄浑洒脱、飘逸俊秀,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给人以力量,且真正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赤诚精神渗透的艺术责任

张道广的书法成就,启蒙于深厚的家学渊源,这让他在后期的学研中,便循着一条访名师高友,并自我潜心悟道的艺术之路。一路走来,有艰辛坎坷,也收获过成功喜悦。他感慨道:“要写好书法,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要多看,多练,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动脑,多总结,非一日之功,真的没那么容易!”虽然张道广的年纪尚轻,但已有二十多年的书研经历。不仅如此,作为新生代的青年书法艺术家,他还发自内心的葆有一份社会责任心。2009年,张道广先生撰著出版青少年读物《成长》书籍,已出版在全国发行。在这部书籍中,他提出很多目前亟待解决的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问题,并也给出诸多建议。这是他作为一个人民公仆为社会事业的建言献策,希望所有人都能关注、关心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解决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问题当中。近年,随着传统书画艺术的兴起,在全国全面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普及和落实的事业中,张道广也响应号召,他希望把书法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冶,融入到对青少年的教育里,培育出他们清净,专注,踏实,虔敬的内心境界。他说:“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二十多年毛笔没离手,先是在工作中用,后来就开始好好琢磨这门艺术。我希望我们的青少年朋友能继续把这种象征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记住,并让他流传下去,代代相承。”

张道广作品2

张道广作品2

多年来,张道广以一分赤诚真挚之心投入到书法创作中,书法给予他的亦是一份对性灵的滋养,让他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最终都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随遇而安地度过。比起所谓风生水起,金银满堂的生活,一份平静,一生平安恐怕才是人们最终追求的心灵境界和生命质量。张道广平时的工作压力不算小,比起一些激烈的竞技性运动,他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在家里,摆弄他的笔墨纸砚,让这种安静的运动来为自己消除疲劳,发现和内省。“我到现在仍然是几乎每天都要碰一碰文房这些东西,这让我内心是充实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还有享不尽的快乐和情趣,让我的内心得到涵养。”张道广悠悠地说:“对于笔墨之事,是‘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的修炼,不是去追求成名成家的功利心。在我的观念里,就四点,练好基本功,悟出人生路,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张道广的书法作品中,总会传达一种灵透而飘逸的韵致,既看出承古的深厚功底,亦彰显出自我逸格的“张氏书风”。尤其是他在书法中自由变换的笔法和墨色,从大处着眼,整体的布局美观;从小处琢磨,点画笔法非常优美;字里行间硬直而刚,软曲而柔,丰腴端稳,他的作品追求枯湿、浓淡、正斜、粗细、方圆、曲直、断连、虚实变化,讲究“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可谓阖其气以求精,涵其韵以通神,禀赋天地灵气,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似一阵清风拂过,清凉舒爽,顿有身临其境的惬意。这让张道广先生在2017年5月参加“翰墨融情写军魂”——书画名家祝贺建军90周年作品展时颇受好评。

对于书法家张道广来讲,虽已积淀下深厚的艺术功底,但对于他的艺术生涯而言,路才刚刚开始。他低调,沉稳的性格让其在书法事业的追求道路上稳扎稳打,亦步亦趋,他非常谦逊地说道:“我现在还谈不上有自己的风格,只是在努力地多学多练。在这个圈子里,和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也去投名师访高友,尽力完善技法,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境界。”

对民族文化之传承和弘扬,张道广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艺术家。其谦谨好学,孜孜不倦求索于书研之道路的执着,定会使他的书艺成就在未来绽放得更加灿烂辉煌!观者关注之,更期待之!(记者:杨丹菲)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中国书画名家刁锋艺术人生访谈录
下一篇:中国书画名家雷显平艺术人生访谈录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中国书画名家张道广艺术人生访谈录]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