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德,中华黄河砚创始人,和政中禹文创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传承人,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董事长,自1984年从业以来,将洮砚工艺从个人收购贩卖发展成为全国龙头文化产业,曾荣获“中国企业改革与创新十大风云人物”“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首批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经营管理)人才”等荣誉称号。
黄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轴”,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黄金之页”,开启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辉煌篇章。中华黄河砚,简称“河砚”,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和艺术瑰宝。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砚雕艺术依然在黄河流域熠熠生辉,成为一张响当当的中国文化艺术名片。
2022年3月4日,被成功认证为世界上雕刻“龙”数量最多的中国河砚——“盛世九州”砚在风景如画的滴珠山公园落座,寓意为“龙抬头、国运昌盛,龟为寿、天长地久”,从此开启以“砚”为主的文化之旅,打造另一个特色产业。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董事长赵成德特意将自己公司历时十年之久精雕而成的“盛世九州”砚捐赠给和政县人民,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凝聚着一个企业家对和政县改革发展的一片痴情。
和政县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以来,按照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一核引领、两园驱动、三带协同”的发展布局,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好、打赢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正在全力打造文旅首位产业,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生态立县、文旅富县的永续发展之路。而中国河砚“盛世九州”砚落户和政,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政县的文化内涵,提升文旅产业品味档次,推进“文化和政”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个生长在甘肃定西岷县,长期以来,打拼着他所热爱的洮砚事业,与和政并没有多少交集的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董事长赵成德,为何要突然间选择把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盛世九州’砚捐赠给和政,并把他的‘河砚’事业一并延伸到和政县呢?”带着这些疑问,同时也带着对这位河砚“守艺人”的无限崇敬之情,近日,和政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爱玲来到了位于和政县滴珠山公园的中国河砚博物馆,对赵成德先生进行了专访。
“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来到和政县扎根创业、复兴文化,并观看了正月十三的和政秧歌展演,还参观了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博物馆、松鸣岩景区、法台山景区,从而了解了和政秀美的自然景观、化石文化、非遗文化和淳朴的民风,也看到了和政县领导对于文化的重视,所以这一切都让我非常感动。尤其是当我和县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和政县各个方面人士说起‘河砚’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让我更加坚定了一定要立足和政,做好河砚文化,打造好和政又一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决心和信心。”赵成德满含深情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筚路蓝缕,艰辛创业。作为洮砚传承人、国内洮砚行业领军人物的赵成德先生,谦逊、低调、亲切、善谈,没有一丁点儿大企业家的架子,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间,都给人一种邻家大叔般的感觉。赵成德先生曾说:河砚,就像是他的恋人。是啊,把他所挚爱的河砚比喻成他的恋人,真的不足为过。从依靠洮砚,使自己成功摆脱贫困,再到带动更多地区的群众实现致富梦想,尤其通过河砚,传承中华文明与文化,让河砚随着他的脚步逐渐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神州”砚
他所倾注的,除了辛勤的汗水,不是爱和迷恋,还有什么?所以,河砚,就是赵成德先生这一生倾其所有、至死不渝的恋人。除了“河砚”,平时,赵成德还喜欢研究书画、古董、茶艺等一些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并提倡以文交友、以茶会友、广交天下朋友。采访过程中,他不止一次的、兴致勃勃的拿出他收藏了好多年的一些字画、古玩、茶具给记者看,这是出自哪些名家巨匠之手,这是哪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文物,他都了如指掌。瞬间,一个博学多才、爱好广泛,集文化与情怀于一身的、专注于文旅事业的大企业家形象在记者面前徐徐展现。而当说起他极不平凡的一生,提及他与“河砚”结下的不解之缘时,他的话匣子更如滔滔江水,一下子就向你敞开而来。
“中华民族大团结”砚
年近花甲的赵成德,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乡元山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穷人家的孩子连上学都成了奢望。于是,他初中一毕业,便回到家中干起了家务。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赵成德也不例外。为了生计,他当过货郎、贩卖过茶叶,还捡过石头,尝尽了生活的苦头。在他18岁那年,村里一位专门做“洮砚”的老爷爷,看到他小小年纪就开始挣钱养家,人也老实肯吃苦,就给了他一块砚台让他去卖,当时给他的定价是8块钱。而赵成德却凭着自己的能说会道,卖出了18元的好价钱。这一次难忘的经历,不仅让他从此与洮砚结下了这一辈子都扯不断的情缘,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商机。
“东方醒狮”砚
于是,他开始尝试着从村子里做砚台的群众那里欠一些砚台拿出去卖。当时在那个年代,砚台并没有像现在得到大众的认可和青睐。看到他一天到晚十分卖力的推销砚台,有人把他赶出家门,也有人向他扔土块、吐唾沫,在创业之路上,他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体会了人生的冷暖,品尝了酸甜“神州”砚 苦辣。但性格倔强、始终坚信小小砚台一定会为自己带来财富的赵成德却从未想过要放弃,而是越挫越勇、知难而上,最终凭着早年积累的一些经商经验,通过自己不屈不挠的奋斗、拼搏精神,不辞劳苦,深入周边县市不停的销售砚台,最终掘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人民必胜砚
1986年,胸怀大志的赵成德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仅仅靠走街串巷叫卖砚台了。有了一些积蓄的他,便把自家的七间房子特意腾出来,成立了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洮砚个体小作坊,勇敢迈出了他创业中的第一步。1989年,他成立了甘肃岷县洮砚厂,并陆续在兰州注册成立了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大量承接各种大小型砚台的制作,从此便成为了传播洮砚文化的“掌门人”和“守艺人”。
“九龙庆寿”砚
整整40年里,他带着对洮砚文化的满腔热情, 胸怀浓浓的家国之情,组织公司里上百名精工巧匠,呕心沥血、精心制作了“中华复兴”砚、“盛世中华龙”砚、“人民英雄”砚、“人民必胜”砚、“东方醒狮”砚、“金龙腾飞” 砚、“神舟”砚、“锦绣中华”砚、“中华民族大团结”砚、“一带一路”砚、“圆梦小康”砚、“盛世九州”砚等各种象征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硕果累累的巨砚,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及全国各大重点院校落座展出。
祖国统一砚
在赵成德的影响和带动下,岷县、卓尼、临潭等地区的近万名群众,也都纷纷通过制作砚台、开洮砚家庭小作坊、贩卖辉煌砚 洮砚等方式,逐渐走上了自力更生、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路,个个成为洮砚文化的传承者。
辉煌砚
洮砚带给赵成德的,除了财富,还有心灵上的满足。2000年,胸怀感恩的他,为了回报家乡,让青年一代成为洮砚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花费巨资,办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岷县成德中学”,全力助推家乡岷县的教育事业,赢得了当地政府及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从最初的“洮砚” 到如今的“河砚”,这个名称的转变,还得从2019年说起。当时,临夏州茶马古市刚刚建成,在商品、美食展销区,赵成德特意带着他的“中华复兴”砚来到了展览现场,其雄伟壮丽的造型、细腻精美的质地,成功吸引了前来一睹它芳容的所有专家和游客的眼球,在看了他的杰作以后,州上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了把他和他的河砚留在临夏,请他多次走访了解了临夏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察领略了砖雕、蛋雕、泥塑、彩陶、葫芦雕刻、铜铸铜雕、竹柳编等优秀非遗文化。在走访过程中,又看到临夏有那么多的石头,砚台原材料遍地都是,让他深受触发,下决心把他的“砚”事业带到临夏来发展。
在赵成德看来,临夏确实是一方开放的乐园,是一方创新的高地,是一方创业的热土,临夏州各县市政府和人民,处处给予他以爱心,特别是临夏积石山、东乡县、和政县境内的特殊石材随处罕见、资源丰富,让他又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很快在临夏成立了陇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启了在临夏州发展洮砚文化事业的第一步。
临夏古称“河州”,洮河、大夏河它是姊妹河,黄河是母亲河,洮河拉着大夏河一路欢腾到黄河,洮砚、河砚它是姊妹砚,以临夏境内黄河支流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等“河州石”为材料的“河砚”,让砚家族增加了新成员,从此便有了“河砚”的发扬光大。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临夏到和政,仅仅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2022年,赵成德先生从临夏来到和政,一下子就被和政优美的自然景观所吸引,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淳朴的民风所感动,于是,在县上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在和政县滴珠山公园内成立了中国河砚博物馆,让他的河砚从此在和政县有了一个家,开始续写“河砚”与和政的情缘。该馆的成立,不仅再现了古韵风华,也开启了文化之窗,加快了“文化和政”建设进程,为和政县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注入了新的源头与活水。
砚,也称“砚台”,文房四宝之一,是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工具,传承了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工程。最常见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在滴珠山中国河砚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是以洮砚、河砚为主的全国各种名砚。一位雕刻师说:“历经千年的发展,河砚独特的雕刻手法、工艺流程、艺术风格与生产经营已自成体系。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享誉海内外,雕刻洮砚的匠人工艺精湛,雕刻的图案精美典雅,种类繁多。历来为文人墨客喜爱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品。
走进中国河砚博物馆,一方龙祥龟寿砚跃然眼前,古色古香的纹路,清澈的质地,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红木制作而成的,其实它就是由巨石雕刻而成。在展柜和陈列台上,整齐摆放着质地细腻、雕工精湛的河砚。采访中,赵成德先生指着一方墨色的砚台对记者说:“这是一方已经使用过的砚台,从砚台的雕刻技艺来看,这方砚的使用者一般都是达官贵人,真可谓一方砚浓缩着千年文化。”他还说:“开采出的原石,甄别石头里是否有石品,并根据石头的天然形状,再考虑要凿成天然形、圆形还是方形。考虑到实用效果,我们看到的砚台大多以圆形和方形为主。要是又实用又要美观,那就在上面雕刻龙、龟、花草等图案,随之就出现了龙祥龟寿砚、富贵牡丹砚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工匠们的精心打磨下,冷冰冰的石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一方方闪耀着灵气的砚台精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和政大地大放异彩,受到了四方游客的赞誉。近30年来,每遇党和国家重大时间节点或庆典活动,他都会精心设计创作大型纪念洮砚,向党和国家献礼。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制作了“九九归一”砚,作为甘肃省政府的特别礼物,赠送香港特区政府。199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设计制作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砚。该砚于2006年被全国政协收藏。200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设计制作的“东方醒狮”砚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好评。该砚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故宫博物院授予“国宝”证书。
2016年,推出长18米、宽3.3米、高1.68米,重达118吨的“中华腾龙”巨型洮砚,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洮砚”。其上雕刻有56条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2017年,赵成德相继制作推出重达129吨的“圆梦中华翔飞”砚、重达19吨的“一带一路”砚及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制的“黄龙玉砚”,受到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2018年,巨型洮砚——“丝路寻梦”黄龙玉砚满载着几代洮砚人的梦想亮相金城兰州,赢得了广泛赞誉。2019 年,为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作的“中华复兴”砚,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的砚台”。2020年,用黄河原石潜心创作的巨型砚台——“金龙腾飞”砚,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河砚”……
如今,中国河砚博物馆每天都在向广大游客展示着优秀的中国砚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徜徉在浓浓的墨香中不能自拔。坐落于滴珠山公园的“盛世九州”砚,成功认证为世界上雕刻“龙”数量最多的河砚,象征着伟大祖国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赵成德先生专门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献上的一份厚礼。馆内共珍藏砚台300余方,收藏中国知名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大咖书画作品近千幅,给新建的中国河砚博物馆增添了浓郁而厚重的人文气息。每天来这里感受河砚文化,进行思想和灵魂熏陶的专家学者、贤达人士、文人墨客不计其数。从此,和政便有了中国河砚博物馆的传奇故事。
记者还从别人口中了解到:赵成德先生平生广交朋友、大方洒脱、胸怀宽广,都说“砚台”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良品,“以砚会友”。多年来,赵成德先生向数以千计的文人墨客、贤达人士、朋友们、合作伙伴赠送出了他的无数方砚台,在慷慨赠予的同时,他也收获满满,如今,被他珍藏得完好无损的一幅幅名家书画作品,就是一个个中国知名书画家对他的最美回报。
初冬的宁河大地,丹青溢彩、翰墨飘香。2022年11月12日上午,在和政县滴珠山公园,非遗洮砚传承人、和政中禹文创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成德携夫人李玉平,无偿捐赠珍藏多年的4000多件书画作品。
赵成德先生于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当天为和政县捐赠“世界上雕刻龙数量最多的中国河砚”—“盛世九州砚”,这是他第二次为和政县无偿捐赠藏品。这是赵成德先生为繁荣振兴临夏文化事业作出的又一义举,标志着我州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踊跃捐赠文物藏品又掀热潮。他又将这些被他像宝贝儿赵成德董事长向记者同志展示精品河砚一样悉心带在身边的近万幅名家作品捐赠给了和政县人民,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个外乡人对和政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为推动和政文旅发展注入了新临夏市政府赠送厦门市政府的“山海情深”河砚 的动力和活力,使和政文化真正找到了根脉,他慷慨捐赠的这些宝贝将使正在修建的龙泉书画院成为省内收藏书画数量丰富,涵盖国内书画界名家大家优秀作品、和政县数十位企业家无偿捐赠河砚精品等作品。
临夏州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的奋斗目标,将文旅产业打造为区域首位产业,下大力气推进文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力量”。赵成德夫妇的捐赠义举,体现出他们强烈的社会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也充分彰显了他们对和政这片热土的深情厚谊,将带动更多的社会贤达人士踊跃捐赠藏品,为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增添力量,进一步汇聚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临夏的强大精神力量。
“虽然来和政的时间不长,但是我早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和政人和政通,文化底蕴丰富,有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的化石文化,有世界级、国家级、省州县非遗文化,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文化人多,民风淳朴,还有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浓浓的热情,更是让我非常的感动。我的后半生就想在和政扎根,县上在产业孵化园给我建成了河砚加工厂,我要真正利用好和政的石头资源,让和政的石头会说话,把和政的石头转变成文创产业,除了做砚台,还要做一些国画颜料、首饰、摆件、把玩、花盆、茶壶、厨房用具、各种石雕等,全力打造石文化,让石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希望石头能真正造福于和政人民,让和政人致富、受益”。都说一个企业真的能带活一方水土,一个产业能带富一方百姓。说起今后的打算,赵成德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
赵成德,昔日里,只是一个甘肃定西岷县维新乡元山坪村贫瘠土地上出生的一个“农村娃”,但是他用整整40年的时间,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依托家乡岷县丰富的砚石资源,用决心和毅力,将一块块“顽石”打磨成了享誉全国的“洮砚”、“河砚”珍品,从小商小贩,到小作坊生产,再到产业化经营,他不仅依靠小小石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且还带动当地近万名群众成功实现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真正让洮砚”、“河砚”成为了中国大地上一颗经久不衰的璀璨明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