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晚7:30,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简约的仪式中,莅会领导和嘉宾为获得本届国展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证书,鼓励他们立足传统,潜心经典,磨砺求新,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艺文并重的优秀作品。现场播放的国展纪录片回顾了历届国展的发展与成就。1980年的第一届国展标志着老一辈书法家追求书法艺术的高度自觉。此后每一届国展都记载了当代书法发展的历史足迹,并成为凝聚广大书家、激发创作活力、引导审美风尚的坚实平台。纪录片也呈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伴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复兴走过三十多年辉煌历程。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成为当代书法复兴与繁荣的起点。现场还播放了十一届国展专题片,呈现了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和工作人员以广大书家和作者的利益为本,遵循书法艺术规律,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广大书家的工作实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的举办为契机,中国书协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总结成就,分析得失,直面问题,坚定信念。
开幕式上,李屹在讲话中对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针对本届国展业界期待、社会关注的实际,中国书法家协会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改革评审机制,严密评审流程,实现了科学规范评审;采取系列措施,净化评审环境,做到了讲规矩、守纪律,鼓清风、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树立行业新风,转变工作作风,将服务广大书法家放在首位,赢得了广大书法家的信任,增强了中国书协的凝聚力;将本届国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与运作,开展“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举办“名家邀请展”,联合举办古代系列展览,开设论坛、讲座等,拓宽了国展的功能与内涵,谱写了当代书法发展里程中的华彩篇章。张海在讲话中说,十一届国展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重塑书法艺术的纯粹与高雅,创作出有筋骨、有品格、有分量的书法作品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凝聚社会正能量。他还说,在全球文化战略的背景下,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高雅生动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蔡权董事长在致辞中说,华影传媒有限公司自始至终恪守不干预评审,不要一个入展和获奖照顾名额的承诺,切实维护十一届国展的纯粹、学术与高雅,与中国书协一道,努力建设一个公正、公平的评审环境。
颁发证书后,孙家正、赵实、景俊海、沈鹏、张海共同开启“国展之灯”,全体嘉宾参观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共分两个展览系列:
当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优秀作品与入展作品)和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书协以公平、公正、公开为评审原则,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方针,创新评审机制,严明评审纪律,规范评审程序,评出了本届国展的入展作品与优秀作品。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不仅邀请到了为当代书法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先生等老书家,还通过学术提名、专家投票的方式推举业界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作品参加国展。邀请展的设计以年龄为序,线状呈现当代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艺术成果,开启了充分尊重、关注老书家与资深书家,热情关怀、扶持青年书法才俊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风尚,凝聚力量,共谋书法发展盛业。这两类作品分别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出,通过展览的形式诚恳接受广大观众的检视和品评。国展期间,中国书协组织系列论坛,围绕当代书坛的焦点热点,展开学术研讨。
古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举办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书法特展,国家图书馆典藏碑帖善拓书法特展、敦煌遗经书法特展、近现代名人手稿特展,结合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推出的“石渠宝笈”书法特展(因文物特殊要求,九月初展出),以上五个展览在各藏品单位举行,各展览都附以著名学者及专家的相关学术讲座等配套活动。此举旨在使古代书法与当代书法形成展示互动,进一步扩大国展的内涵与功能,为广大书家提供接近古代书法遗存的机会,开阔视野,烛微察远,借古观今,找准前行坐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