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新闻 >> 浏览文章

 

中国建窑墨彩金毫印马铭研创成功


来源:中华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7年06月29日

  

 

近日,由当代印人马铭先生研创的中国建窑.墨彩金毫印,在福建省建阳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发源地建窑研创成功,填补了当代陶印核心印品的空白。

 

 

中国建窑.墨彩金毫印的研创成功,是马铭2010年“走进世博~马铭陶瓷印(上海)邀请展”之后的又一次超越,它标志着中国陶印在印材上的一个新的突破。

 

 

岁月嬗递,夏至将至,不知不觉中,一年已过了一半。一次偶然的机会,马铭接到朋友从福建寄来的两个建盏,釉色斑斓,呈现出蓝、金、甚至是彩光的镜面效果,于是他想到了陶瓷印的创造与发展,并决定亲自到中国建盏之乡——建阳,考察中国建窑的黑瓷艺术,之后,开始了他对建窑.墨彩金毫印的研发与创造

 

经过多次反复研制,在建盏工艺大师柯立福先生的指导下,于627日下午,中国建窑.墨彩金毫印第一炉成功出窑,建窑.墨彩金毫印之美,美在“厚”与“黑”。“黑”建窑主要是烧制建盏。

 

 

几百年大宋,建盏作为“斗茶神器”,被奉为顶级奢侈品宋人对于建盏的钟爱,在于建盏对于当时斗茶的适用性(所谓“茶色白,宜黑盏”)以及出尘脱俗的审美意趣,话里话外多影射一个字——黑!很显然,光一个“黑”字,是不可能赢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好色”是本能,“色戒”是修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且越念往往越念念不忘! 

 

 

宋之前,我们的祖先所造器物有改变性状的(不是折花编成冠这类),无非五金器(金器、青铜器、铁器、银器、锡器),漆器(古代大漆只有黑、红、金色),陶瓷器(粗陶、彩陶、印文陶、黑衣陶及青瓷、白瓷、黑瓷)等。 

建盏的问世,给人间带来怎样的色彩感受?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古人对瓷器窑变的慨叹。

 

 

举建盏某种配釉的窑变色谱为例:

1180℃前后,呈现灰白釉 

1200℃前后,呈现灰皮釉

1270℃前后,呈现黑金釉 

1285℃前后,呈现茶末釉

1290℃前后,呈现鳝黄釉

1295℃以上,呈现柿红釉 

(以上为能用文字描述的变化,中间有许多过程无法以文字呈现)

 

色彩与纹理有:金兔毫,阳光穿透黑夜喷薄。蓝兔毫,流星划过深空坠落。 

曜变,奇幻的柯伊伯(太阳系外层的混沌世界)。“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底色越青黑,其他色彩的纹理对比越强烈!宋徽宗也在强调色彩。

 

 

墨彩金毫矅斑莹,滴情含意茗悠然。

新盏恋颖春未晚,不渝芙祯惊鹧鸪!

 

 

马铭,现为中国建窑墨彩金毫印原创者,彩墨古篆书法艺术原创者,铁线陶印原创者,中国唯一女子19印社社长,山东印社理事,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辅导老师,全国书法“十佳乌金文艺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全国第七届书代会代表。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中国古玩网 单志明 创新“互联网+古玩”新格局
下一篇:味与心的顶级飨宴 台湾工艺完美演绎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中国建窑墨彩金毫印马铭研创成功]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