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11艺术购物中心创始人 Adrian郑志刚 (微博、小红书同名,欢迎关注)
有留意香港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香港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地标旅游景点——星光大道重开了。
星光大道本已是中外旅客到香港旅游必到的热点之一,但随着年月使用,难免有点损耗。如今有机会透过优化工程将其粉饰重现,我最大的思考点,便是如何集结艺术和设计的力量,令它不但继续「星光熠熠」,也令它成为市民真正能够享受、提升公众体验的崭新场所。
近年建筑设计界常说的Place-making地方营造,说的就是如何利用社区的资源,缔造有机的「人」、「物」互动,令场所成为促进人们身心灵健康的空间。在国际园境大师James Corner的加持下,以中央的大草坪作为视点的核心,并连接旁边的拱型表演场地,直望维多利亚港的无边美景。
这次难得能够邀请国际级大师James Corner合作,更难得的是大家对城市建设、园境规划理念一致,合作愉快之余更是相逢恨晚。大家可能会因为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而认识这位园境设计大师,他的作品早已是世界设计课堂的必授讲材。这次星光大道重开,更是将James Corner口中「设计师应配合场地优势(世界级的维港景色),给予空间让它自由舒展」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整个绕道设计,均着意如何让人以最佳状态欣赏维港景致,扶手亦是以波浪弧度设计,形态高低起伏,以呼应港湾主题。James亦大量加设座位和遮荫设施,当中四个扇形镂空式绿化凉亭,本身型态便已如植物般向外伸展,更暗藏慢慢生长中的植物,随着时日,植物会渐渐遍布整个凉亭,随季节开花,成为独一无二的自然生命,伴着我们休息看海。
除此以外,我们亦引入了很多平常可能忽略的巧思细节:临海椅子增设可放置饮品的扶手,方便游人;两层式的坐位设计,让人在不同高度视点欣赏维港景致。
鼎鼎大名的星光大道掌印,亦由过去的地下,移到较高的栏杆位置。虽看似是小改动,却暗含方便轮椅人士及长者,拍照时无需俯身弯腰的同理心。
四个著名影星的铜像,如今亦不再以围栏分隔,让游人能够更加亲近。当中李子龙和梅艷芳的铜像更加入流水阶梯设计,并配上不同速度的水流,以配合前者的「水的哲学」,及后者的舞台魅力。
亦不得不提场地一个重要的打卡位,便是仿如变型金刚般的小食亭「海边档」。这次我们再次与本地年轻设计团队LAAB合作,参考香港传统小贩「朝桁晚拆」的特色,配合崭新科技,以红色木条建成的小食亭,竟能以机械自动开合,成为全港首个机动开合的建筑。LAAB早前为梳士巴利公園设计的公厕「茅室」,早已凭突出意念一改大众对公共厕所的负面印象,广获国际大奖认可;这次亦再一次印证本地设计团队的创意力量。
英国著名灯光设计事务所Speirs & Major 同时亦负责场地的灯光设计,以雅致浪漫的灯光点缀维港。鱼鳞般的栏河内藏照明系统,桥身下的柔和灯光在晚间映照着水波,如同一条光的彩带在海上浮沉。
我相信,新的景点不但能够为香港增光、引来人流,更应该把握机会引入前沿概念,作为公众教育的实验场所。因此整项优化工程贯彻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大量使用环保物料,如栏杆和木椅,以由谷糠作为原料的环保木制成;地砖物料则为循环再用玻璃,特别用上浅色地砖以减低热岛效应。星光大道亦设有多功能智能灯柱,集低耗电照明、Wi-Fi及流动网络、闭路电视、扩音器与电源插于一身,并是全港首个「海浪发电」试点,可作再生能源示范和教育用途。整个场地的商户亦不会售卖塑胶樽装水,而是提供饮水机供游人使用。因为这些举措,项目已成为中国首个获得SITES金奖的户外空间,亦算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肯定。我们稍后将举办环保导赏团,让市民认识可再生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重开以来各界好评如潮,市民和旅客的喜爱,便是对我们努力最大的支持。大家请密切留意第三季度 K11 MUSEA 开幕,届时将会有更多惊喜带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