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新闻 >> 浏览文章

 

首届“曼生杯”陶刻大赛一等奖,你的“幸运”,真让人眼红!


来源:中华艺术网   作者:admin   时间:2020年04月27日

  

他的实力,紫砂业内是有目共睹的。他用一种低调的勤奋,敲开紫砂这个世界,把每一分钟都活得热切。“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这是我的工作,又是我的爱好,多好啊。我非常享受。”清晨、午后或深夜,他将每把刻刀工具信手拈来,神情自若,游走在自己的时间,手中的刻刀在那一刻被赋予了生命。
 

 

简单是器物的心,低调是为人的本分。

范小君,1975年生于陶都宜兴,艺名“缶乐”,高级工艺美术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传承刀笔艺术,刻绘有特色,泥料讲究,升值潜力大。

范小君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学习、作画、陶刻样样拿手,从小就是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邻居亲戚皆对其关爱有加。

 

 

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起先涉猎甚广,后由博返约,专攻陶刻,在刀笔之中与古人游,坚持陶刻艺术至今已近30年,作品大致以线条见长,俊逸清秀为其特色,是一位低调的实力派陶刻家。

 

 

优秀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从不允许自己减缓进步的脚步。

范小君从少年5、6岁时起就喜欢连环画,尤喜人物画作,观察人物脸部的表情,自己出于兴趣,临摹终日。之后就用于紫砂之上,帮助大人们陶刻砂壶。

刚开始,村子里的长辈们做的壶,没有经他刻绘过的紫砂壶能卖十元钱一把,而经他刻绘过的同款紫砂壶却只能卖到九块钱一把,他得知后羞愤得无地自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关键时候,一位长辈对他说,学习总是要付学费的,你就当我们帮你付学费吧,舍不得付出怎么会成为大艺术家呢。后来范小君更加努力刻字、学习,不到半年时间,他陶刻的紫砂壶就卖到了十二元。

 

 

 

 

 

 

范小君自小学习陶刻,靠的主要是自己的悟性和勤奋。直到2013年他参加一场手工比赛,当时毛国强大师是评委老师,这是一个相识的契机,一个是崇拜敬重,一个是赏识认可,最终促成了一段深厚的师徒情缘,2015年范小君正式拜在毛国强大师的门下,得其时时指导。

 

 

金葵段·《四隐·渔》

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紫砂陶刻也为如此。范小君的陶刻,分成字画泥三类。看画,人物线条自然流畅自如,功底深厚。比如他以前成名的八仙人物陶刻,为有识者推崇。

看字,也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陶刻的典型美学精神,有其独特的技法语言和延续脉络。

看泥,范小君喜欢段泥,他觉得段泥更能体现出画的东西。段泥质感甜嫩绵密,呈近田黄色调,用来雕刻画面更为干净细腻,清雅脱俗。

 

 

范小君不仅仅是为壶作画,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可以为了一幅画而去做一把壶。在他的作品里,陶刻不是附属装饰,而是和紫砂壶本身一样是展示的主体,画壶融合,彼此成就。 虔诚的学习态度,潜移默化的艺术环境,生命中的灵光,注定他就是做这行工作的人。很快的,范小君就形成了自己的紫砂陶刻艺术风格:秀美、典雅、和谐、明朗,令人们提及他的名字和为人,都会顿头称赞。

 

 

本山段泥·《卧月》

专注喜欢的事情,热情努力一番,爱人和爱自己都要认真。

对范小君来说,做紫砂,生活其实很简单。

每天看看书,找找灵感,刻字,睡觉,没事就散散步,没有什么不寻常的。

只有聊起紫砂,聊起陶刻,平素淡淡的他才会有点语调上扬。

心态好,少烦恼,则人也会显得年轻。几年前有一个壶友和范小君第一次见面,他疑惑:“你是范老师的徒弟吧?”因为看着太年轻了。

 

 

活得滋润,才会刻画得滋润。范小君的陶刻,竭力塑造人生历程中的欢愉和恬淡美,既追求个人的独特风格,也能讨热爱紫砂艺术作品者的欢欣,可谓面面俱到。他的陶刻人物多笑面闲适之人,或儒释道之尊容,或文士贤达之达观,或老者孩童之真趣,无不是由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再现吧。

 

 

他觉得,作为一名紫砂艺术工作者,不能把陶刻摆放在纯粹的技术方面上去,只有把陶刻艺术难以企及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注入到自己的创作方法或手段中去,才能让自己的艺风长青、得到肯定。

2007年手工比赛获得二等奖;2008年陶刻比赛获得一等奖;2009年全手工比赛获得一等奖;2012年全手工比赛获得一等奖;2013年陶瓷行业协会“曼生杯”获得一等奖;2015年江苏省工美协会“艺博杯”获得金奖;2016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同时获得“全国陶瓷装饰工”第二名,“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奖”两个奖项。这是全国性比赛中含金量非常高的一项荣誉。

 

 

做自己喜欢的事,过丰盈而美好的一生。每个人都可以遵循自己的梦想,能够将热情与工作融合在一起的人都是比较幸运的,而生活没有捷径,唯有立刻付诸行动才能创造幸运。 范小君的作品,隐藏在底下的,是一种匠心。借助时间,慢慢发酵。时间的耗费、延续,是对藏家的尊敬。

他又从来不愿碰批量的生产,在匠心执着的另一面,是不落机杼的自我期许。

同时,多年来他积极与国内外收藏爱好者交流互动,对推动紫砂文化作出身体力行的绵薄之力。

 

 

“初为合用,上为艺术,终为人生”,有时候,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守着一项技艺,一种精神,崇高的紫砂造诣,令人敬佩。

 

 

降坡泥·《自在》

 

 

原矿段泥·《隽瓢》

 

 

原矿段泥·《墩瓢 》

 

 

原矿清水泥·《云珠》

 

 

金葵段·《四隐·读》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启动征稿
下一篇:国馆宝藏携手湘益,全国新媒体招商中心在京成立

网友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