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新闻 >> 浏览文章

 

张洹获“亚洲艺术创变者奖”,跨界商业与知名珠宝品牌打造“我愿意I Do”艺术展


来源:中华艺术网   作者:admin   时间:2021年05月13日

  

近日,世界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洹被亚洲艺术协会授予“亚洲艺术创变者奖”,该奖是亚洲最重要的艺术类奖项,为表彰充满革新性创作的艺术家设立,张洹因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远见卓识而获奖。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之一,张洹的艺术风格不拘一格,创新大胆,早年以行为艺术称著世界,近十几年以独创的极具精神性和学术价值的香灰画为艺术界注入了崭新活力。

艺术家采用香灰画艺术形态为载体的展览 “我愿意 I Do”I Do x张洹艺术展正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凝聚着爱与生命的哲思,寄托了对永恒情感的期待,构建出了超越语言、种族、地域、时间的全新爱的“誓”界观。
 


 

  张洹在“我愿意I Do” 艺术展开幕式上创作香灰画
 

 艺术颠覆者  张洹

张洹是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之一,艺术风格不拘一格,创新大胆,是艺术界少有的“颠覆者”。90年代,他凭借《十二平方米》、《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等多个行为艺术作品而备受社会关注。

1998年,张洹移居纽约,2005年回国后在上海成立了张洹工作室,并以独创的香灰画为艺术界注入了崭新活力。对张洹来说,香灰是一种极具灵魂性的材料,他认为,“香灰不是一种灰,而是一种群体记忆,有一个国家的灵魂在里面。”
 

  张洹创作的香灰画
 

把香灰作为一种创作材料,需要许多技术上的支持。通过不断实验,张洹成功地用香灰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他还希望香灰画能成为可以和油画、国画等传统艺术种类比肩的崭新艺术类别。据悉,香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材料。

在创造中不断求突破的张洹于2020年9月,在俄罗斯冬宫举办了个展《灰烬中的历史》,成为首位在冬宫举办展览的华人艺术家。据悉,自加密艺术(NFT)作品出圈后,张洹便一头扎进NFT的研究中,他希望挑战这个“艺术新贵”,做出让人不可思议的内容。
 


 

张洹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以独有的仪式感和侵略性在创作中形成了强烈的张洹风格,走出行为艺术后,他积极拓宽多元创作,相较90年代圆融了许多,但本质依然重视艺术、宗教、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其香灰画更融入了许多哲学和爱的思考,他认为,能量就是爱。只要生命存在,爱就存在。

“爱 ”链接I Do与 张洹

艺术家携手情感珠宝品牌I Do打造的“我愿意 I Do”I Do x张洹艺术展也是以“爱”为主题,据悉,该展览正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展出,展出的280幅誓言香灰画均是张洹为此次艺术合作特别创作,以280种语言的“我愿意”为题材,将其背后所包含的差异和统一在视觉和情感上一次次重叠,直击心灵,充满爱的启示。
 


 

  张洹在“我愿意 I Do”I Do x张洹誓言艺术展
 

“张洹大师的创作始终秉承自己独特的风格,非常有创造力。”恒信钻石机构、I Do品牌创始人李厚霖如此评价张洹。据了解,李厚霖与张洹结缘于一张冈仁波齐雪山的照片,因为这座雪山,二人一拍即合,开始琢磨以“爱与信仰”为核心的跨界合作。
 


 

  “我愿意 I Do”I Do x张洹誓言艺术展
 

2015年底,I Do与张洹联手打造的I Do艺术家旗舰店在上海隆重开业,大胆将艺术融入大众生活,推动品牌向艺术表达的更高层次升级。据悉,I Do作为国内最早跨界艺术领域的品牌之一,近些年来与艺术的互动更加频繁,不仅在北京、武汉、成都陆续开了数家艺术家店,还结合公益,传递爱的正能量。I Do希望通过多维度跨界艺术形式来表达“爱”和“我愿意”的品牌态度,带给消费者更多温暖与感动。

谈及这次与张洹合作的“我愿意 I Do”香灰画誓言展,李厚霖表示,“我们用全世界搜罗到的280种文字来呈现圣经里‘我愿意’这段誓言,再用香灰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对誓言进行诠释,表达I Do关于‘爱的传递’的品牌诉求,我们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在此次画展开幕式上,张洹也表示,“用艺术的语言诠释爱,是最高级的表现手法;用香灰这种材质表现,它代表了一种温度,仪式感,希望人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期许,虽微小,亦如芸芸众生,但具有圣神性。”

结缘于“爱和信仰”,I Do与张洹的跨界合作不仅充满了“脑洞大开”的创意,也艺术地传递了I Do品牌“有爱就有I Do,万物有爱皆可说I Do”的价值观;在艺术带给消费者“爱”的感动与启发的同时,践行着“让更多人相信爱,感受爱,传递爱”的品牌使命。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甘肃8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出书重温“丝路故事”
下一篇:《大浪淘沙》保剑锋:“演了20多年戏,这回依然感到紧张”

网友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