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画家张淼在作品前
张淼,1975年生于山东。1997年毕业于齐鲁工业大学(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外文名:Lukas Zhang,别名:迈町, 现居北京,综合材料油画家,综合影像艺术家。其绘画作品主要为综合材料油画、现代水彩。张淼自1994年至今,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多次参加、举办国际、国内艺术展——1996年《过年,年夜饭》参加山东青年油画展获二等奖;1997年举办张淼油画作品展;2009年《一刹那的愤怒》参加AATS亚洲艺术博览会(北京国际贸易中心);2016年参加《艺•光华—艺术名家邀请展》 (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作品M系列《古典》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在创作之余,张淼还就综合材料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论文《综合材料绘画——M系列创作漫谈》、《综合材料油画技法浅析》相继发表在《艺术科技》与《美术教育研究》等专业性期刊。
张淼,1975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高唐书画风气浓厚,故张淼幼时,曾研习国画。在高中时,张淼开始学习西画,于1993年考入齐鲁工业大学(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大学期间,在完成功课的同时,张淼一直在进行油画创作。因为工业设计专业学习材料学,故张淼的油画,不知不觉向着综合材料绘画方向发展。
张淼大学毕业后,从事了媒体、传媒、动画等工作,工作以外其仍在进行油画创作。近几年,张淼游历欧洲与美国,吸取了大量国外综合材料作品的经验,使自己的绘画更为扎实。
综合材料油画,张淼是从1994年开始尝试的。1994年时,综合材料艺术在中国很少有人涉及。综合材料发源于欧美国家,所以欧美艺术家的综合材料创作,相对来讲更加前卫、自由、大胆。在综合材料的运用,他们很早就结合进了油画、雕塑、装置、纸上绘画……,各种前卫意识也是不断出现。而中国的综合材料运用出现得较晚,同时因为有着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中国艺术家在综合材料的运用上,总体比较审慎、严谨、稳健。张淼的综合材料作品同样也有着很深的中国文化烙印,他在进行综合材料油画创作时,努力将中国文化的禅意、构图美学揉入其中,力争达到一种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更好结合。
近几年,张淼的综合材料油画创作,主要为《M》系列与《天书》系列。
科技发展迅猛,移动终端——手机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中不能缺少一件物品。手机是好是坏,众说纷纭,但它已经广泛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并改变了这个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那拆开手机后,我们会看到塑料、金属、螺丝、线路板……这些物理意义上存在的物质,怎么会改变我们呢?其实改变的是人之自身,是内力而非外力。手机承载着太多的人文思索……想要对手机进行到位地艺术思维解剖,不若将其直接呈现。面对拆解重构的手机,每个人都会进行思考,有的会直接,有的会深邃。《M》系列的创作就由此而来。

M系列-古典-张淼-油画颜色与综合材料-亚麻布-2015(中国国家画院)
纸的发明改变了世界,纸从发明之初到现在已经两千余年。纸的发明带来了书籍与印刷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纸是文明的象征之一。但因为纸太过于常见,我们反而忽视了它。《天书》系列旨在通过纸的不同呈现,表现出寻常之物的不寻常状态,以引起观者的反思——对纸的反思、对书的反思、对历史的反思、对文明的反思。

天书系列-甲骨08-张淼-油画颜色与综合材料-木板-2016
张淼进行综合材料油画创作的同时,也进行常规油画作品的创作。
他这一类的油画作品以抽象为主,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张淼通过形体的抽象表现,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考。第二阶段,张淼力图通过颜色、线条的运用,来达到大象无形的画面感觉。这两个阶段,虽有很大不同,但都本着基于思考而创作,不做无病呻吟的原则。如张淼所言,创作必须要表达思想,不能为了画画而画画。

过年·年夜饭-张淼-油画颜色-木板亚麻布护边-1996(山东青年油画展获二等奖)
水彩是一种不好掌握,又能给画家惊喜的颜料。张淼近段时间就水彩颜色进行了许多尝试。他在使用水彩常规技法的同时,大量使用泼溅、加水、撒盐、贴金……等技法。张淼认为绘画的本身是为了表现,只要表现到位,法无定法,一切技法都是可以使用的。

月亮之上02-张淼-水彩-纸-2017
张淼的绘画创作,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一种模式,但总体又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他认为绘画是一个很享受的事情,同时还是一个思索的过程。张淼说,“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经历,不断完善的过程。绘画可以让我思索,不断地完善自己。”作为艺术家,张淼通过绘画进行深层次的思索,从而找出不足完善自我。不是艺术家的我们,其实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思考,并不断地进行着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