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赏析 >> 浏览文章

 

单刀马铭


来源:中华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9年04月23日

  

观马铭近日印作,第一反应就是"爽、快","爽"其风神,"快"其速度,如疾风如闪电,单刀直入,不加修饰。早年马铭在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求学时,就被王镛老师称为“刻印的快手”。而这个“快”,亦非一般印人能为之。

 

 

马铭篆刻偏刃单刀的奏刀技法,与他具有显明个性的篆法、章法而形成他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有别与他人的所谓个性,首先表现在他的独树一帜的刀法上,马铭印近作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刀法特色,既不细削修刮,又无矫揉做作之痕,而那"快剑断蛟”、昆刀截玉”的爽利却被发挥到极致,其气韵雄浑苍老,着实令人百看不厌。

 

 

马铭的篆刻素以雄悍直率、生辣猛劲、酣畅淋漓为主要艺术特征,而形成这种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独特的单侧冲刻的“单刀法”。

单刀时基本仅用一刀完成一条线,特别是刻白文线条更为明显。

 

 

相对而言,我们通常看到的印章多为光滑的,细微处也易于控制,显得比较工稳的;而马铭的“单刀印”所刻线条一侧为背线刻,是光滑的,另一侧为向线刻,是毛糙的,常常一刀即刻一线,注重线条的气势,彰显生辣果敢。虽有“天马行空”之势,但绝无零乱之姿,细致品味却有可觅之迹,而渐成马氏篆刻主要特点。

 

 

据此,可以进一步总结出马铭篆刻线条上的几个标志性特征:一,从石面上看,线条为一面毛一面光。二,受用刀法既轻又重,既粗又细,既方又圆,既虚又实的基本规律影响。三,印文有笔,有墨,有刀,有趣,生动活泼,天真烂漫。

马铭的篆刻之路:师法 + 篆法 + 自家刀法。道理和手段看似简单,但实践起来却极不容易。

 

 

西泠印社社员,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燕守谷先生是这样评价:“马铭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富有很高天分和才气的中青年书画篆刻家,他在书法篆刻的学习和创作上一直有着良好的感觉和激情,特别是他的篆刻总能给人一种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主要在于他对古文字的把握上,完全是用一个艺术家的审视和阐折”。

 

 

马铭,1962年9月出生,山东枣庄人。早年拜著名书法篆刻家燕守谷先生为师,后修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国画系,北京画院石齐工作室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墨彩金毫印始创者,彩墨古篆书法始创者,当代新泼彩画代表人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矿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唯一女子19印社社长,当代篆刻陶瓷印研究院院长,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全国“乌金文艺奖”、“书法十佳”获得者,山东省4届“泰山文艺奖”篆刻最高奖获得者等。

文/朱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建水紫陶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
下一篇:《从“唐草宋金”到“茶道雅集”》 ——记李平霖先生艺术创作之路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单刀马铭]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