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赏析 >> 浏览文章

 

文艺评论要提升温度、高度和锐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何瑞涓   时间:2021年03月09日

  

有人说,这是一个文艺评论百花齐放的时代,文艺评论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增强,人人都是评论家。也有人说,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文艺评论不再身居主流,逐渐边缘化。文艺评论现状到底如何?如何加强文艺评论工作?3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报》社主办的文艺评论座谈会在京召开,梁鸿鹰、周汉萍、喻剑南、李树峰、潘凯雄、牛克诚、张颐武、向云驹、胡智锋、丁亚平、吴文科、王一川、祝东力、宋宝珍、杨庆祥、鲁太光、尹鸿、傅谨、王馗、尚辉、张德祥、李宏锋、胡军、高小立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与文学、艺术各类别文艺评论家与会,就如何增强文艺评论影响力展开深入研讨,剖析文艺评论现状,阐述文艺评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有效解决途径。

如何看待现在文艺评论的格局?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将其概括为三个“强化”与三个“弱化”,即分流强化,主流弱化,文艺评论发声渠道越来越多,互联网上“人人都是评论家”成为一个现实,批评泛化,分流到无处不在的状态,主导性的评论反而弱化;情绪强化,情怀弱化,网络上很多评论的标准是非常个人化、精致化的,按照个人喜好甚至没有原则地加以评论,而理性的、中肯的、高远的、有情怀的、超越于情感性因素之外的独立的批评弱化;聪明强化,高明弱化,大量的批评在抖机灵、吐槽,专业的、有高度的、能沉淀下来的东西不多。因而,他呼吁,不论是社会评论还是专业评论都应该有一个标尺,即要有“度”,提升温度、高度和锐度,“要善意地、带着建设性的心态热情拥抱评论对象;要有一定的高度,站得高看得远,不能过于微观琐碎;要一针见血,精准到位,这样的评论才是过瘾的好评论”。

加强文艺评论需要突破几个困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谈道,文艺评论随着文艺的分化日益小圈子化,影响力随之收缩和萎缩,在批评方式上呈现出微观化、琐碎化、技术化、精致化,关注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微观,使用的分析方法越来越精致,“文艺批评的琐碎化,导致的是思想退场、技术上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指出,人们对文艺批评的不满意和不满足,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批评越来越不具权威性,在受众对文艺作品众说纷纭的时候,文艺批评很少有一锤定音的声音。而文艺批评权威性的降低,部分原因还在于权威批评的不批评,如权威批评在与时俱进方面的欠缺和弱化,且多发表扬之声,少有尖锐批评之语,这是权威批评自废武功、自去功能的结果。因而他强调,文艺批评需要一个金字塔结构,在文艺批评实践中树立和确定一批顶级和高端的权威性文艺批评阵容,是文艺批评突破有“高原”缺“高峰”瓶颈的迫切需求。

对于文艺评论所面临的问题,潘凯雄、张颐武、李树峰、杨庆祥、傅谨、尚辉等专家学者们也纷纷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或自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增量巨大,很多新的判断方式与传统评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出现双重评论标准,形成了二者平行发展的状况,比如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评论就属于不同层面。在此语境中,评论家所关注的与大众所看到的东西可能没有关系,评论家的声音只被学术共同体听到,其专家身份可能会被迅速淹没。因而,评论家不能停留在孤芳自赏的圈子里,对于社会是什么样子、读者是什么样子、市场是什么样子全然不顾,要紧跟时代,找到和大众、和网络之间对话的连接点,找到我们在时代中的位置。另一方面,无论网上波动有多大,要保持恒定,警惕网络世界不正常、不健康的乱象,比如“标题党”、语言暴力、故意反说等,要守住主体地位,树立评论工作者的公信力。

如何增强文艺评论影响力?怎样更好地推进文艺评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对文艺评论者提出希望,指出好的文艺评论者内心有“怕”,一怕自己没能体会创作者的良苦用心,怕遗忘掉朱光潜先生广为人知的告诫“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二怕观众,对观众心存敬畏,怕自己不能像普通观众那样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去鉴赏,以及不能放弃理论空想而返回生活常识去体验作品意义;三怕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怕自己不能像前辈和当代同行那样在评论中展现出犀利、尖锐或高远等;四怕自己盲从和丧失个性,要涵养“不盲从”的批评品格。“这几‘怕’合起来表明,评论者从事评论工作得始终有一种谦卑精神,即深知自己本事极为有限而不自大,对评论保持惧怕之心。这样的谦卑才有可能翻转出一种评论自信力:怕而后能不怕,不怕而后能评说。”

“正如写诗功夫在诗外,真正的文艺评论功夫也在评论之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张德祥认为,文艺评论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健康的美学观,应跳出评论的技术化或圈子化,并非是掌握了一套评论专业术语或技法就是评论家,必须具有“两个大局”的意识,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将作品中描写的人群与事物在历史中发挥了阻碍历史进步还是促进历史进步作为判断作品的历史标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强调,应该保持文艺批评的开放性与宽容度,不能把批评批判化,批评不包容,创作不繁荣,“我更提倡批评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批评。对作品保持批评性的态度,指出其不足让它变得更好,用建设性的态度帮助创作更好地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才能真正地百花齐放,从‘高原’走向‘高峰’”。

《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则强调,文艺评论的建设性是第一位的,既要破又要立,破也是为了立,对创作和审美起到引导启发作用。任何文艺评论都离不开思想的滋养,要以先进的哲学观、历史观、文艺观去指引和增益文艺评论,以先进思想的通透性和洞察力点亮文艺评论,增强文艺评论的精气神。同时文艺评论应增强使命感,回应时代的需要,担当起当代文化建设的责任。何瑞涓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打造文化强国 记录时代强音——新时代书画代表人物薛克彬献礼全国两会
下一篇:打造文化强国 记录时代强音——新时代书画代表人物高金凤献礼全国两会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文艺评论要提升温度、高度和锐度]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