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书法篆刻家马铭,以“党颂”为题,把“篆、隶、真、行、草”多种书法字体,融在一起进行“破体”创作,通过“摩崖”的表现形式展示给大家,别有一番风味。
众所周知,书法是一门艺术,是文字符号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在我国,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艺术的瑰宝,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而书体是古今书法作品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篆隶真行草,所谓“各有定体”是也。书体又是书法创新的一种主要方式和手段,不同书体均可以同时用作艺术表现的元素,杰出的书法家总能灵活运用,融会变通。如董其昌、柳公权、米芾、欧阳询等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或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或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或外柔内坚,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或自然狂放,一笔一划间充满了酣畅淋漓行云流水的韵律。
而马铭先生却逆其道而行之,打破书法的相合统一和固有思维的束缚,将“书无定体”的特性充分发挥,对“破体”书法进行尝试性创作,雅俗共赏,难能可贵。
“睿哲变通,意巧滋生”。其实,文字书写过程中不合定体的“破体”现象,早在先秦书法就已普遍存在。我们熟知西周散氏盘铭文以横取势而与常体纵势明显不同,石鼓文在籀文之中也时参以古文字形,秦汉之际大量的隶变现象使简帛文字篆隶界限常变得模糊不清等等。
难得的是,马铭先生受他的老师王镛先生和燕守谷先生的影响,想像极为丰富,思路大胆开拓,艺术风格多变。他将“破体”创作纳入书法审美的层面,将风格、结构和特征截然不同的各类书法融汇在一起,形成其特有的“杂体书”。与书体杂糅所受的局限性相比,“杂体书”笔法之间的糅合空间往往要自由得多。
在各种书体的内在结构和运笔变化的基础上,找到其共同点,各类书体掺杂其中却又能“和谐相处”,形成各体书法的内在统一和完整奇美的书法风格,异趣纷呈,实属不易。
“用笔千古不易”,“书无定体”赵宦光云“取篆隶作真草,取真草作篆隶,以至于取文字作绘画,取绘画作崇山林川泽,何尝异轨。”用朱履贞的话来说,“夫书虽多体,而用笔一也,然笔意可参,而形体不可杂乱也”。从这点来看,可视作书法创作及其审美的一项重要原则,定体与破体之间的矛盾消长则是我们探索书法创新的一面镜子。
然马铭先生书法多体,而融为一也,其笔意可参,而形体亦可参也。众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马铭,1962年9月生,山东枣庄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矿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寸耕社成员、19印社社长、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彩墨古篆始创者、墨彩金毫印始创者。(周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