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标志

顶部横幅本站广告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网 >> 赏析 >> 浏览文章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精神标识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杨倩   时间:2021年11月21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这个回首百年党史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体会到我国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关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将建成文化强国确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更为清晰地点明了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意义。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阐释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的勇气和底气。总的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积极进取,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促成了全局性变革,积累了开创性经验,值得我们从多个方面重点把握、加深认识。

激活传统文化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们党在新时代非常重视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也常常身体力行地示范如何通过文化遗产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着党中央的一种倡导,那就是利用见证历史的丰富文化资源发挥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我们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决心。随着新时代文物保护力度的增强,党和国家在实际工作中,对内大力增强了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对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明显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造的宝贵资源,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总结了新时代以来,党面对世界愈加激烈的文化激荡,注重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优势,发挥其在保持文化自信方面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突出作用,这将为传承人类文明,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文化桥梁。

赓续红色精神谱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弘扬凝聚在百年党史中的红色文化和构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回顾了晋察冀根据地这一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多次强调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红色传统。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阐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党在百年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代代相传。2021年国庆前夕中宣部公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共46个,集中体现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努力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党在新时代始终高度强调赓续红色初心的重要性,开展了补精神之钙的理想信念教育,表现了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经过百年浴血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的接续历程中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信心和底气。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十九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及时总结了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实现国家富强和文化自信相互促进 

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力强盛是文化自信的持久动力,文化软实力反过来可以促进国家繁荣。而软实力的概念起初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首创,他针对当时的“美国衰落论”,提出了包含文化、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在内的软实力概念,认为这在外交上可以成为等同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有效手段。

回忆100年前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力图维护大国文化尊严,无奈还是绕不开弱国无外交的定律。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尽管我们的外交官据理力争,最后还是没能将象征着中国文化摇篮的山东半岛权益留在中国。显然,一个国家并不会因为单纯拥有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免除民族灾难,综合国力强大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许多流失的文物正在不断地回归祖国,具有标志性的圆明园兽首已经有8尊失而复得。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这样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样无比从容地倡导文明交流互鉴。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愿景,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由此可见,文化自信说到底靠的是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但近代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丧权辱国之痛激起了无数爱国者救亡图存的斗志。他们痛定思痛,在国人文化自信几近殆亡之时,力图重振中华文化以凝聚民心,为中华民族克服危机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在辗转流离的抗日战争期间,钱穆1939年写成《国史大纲》,呼吁“有知识的国民”葆有“温情与敬意”去读本国的历史,以儒家科举教育、士人政治、文治政府为主的文化传统为中国历史的精神,论证中国历史虽然历经战乱但仍有再度复兴的希望。冯友兰也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期间完成了《新理学》等著述,以儒家优秀传统“内圣外王之道”为中国哲学的精神,论证中国哲学相较于西方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的优越性。当时的许多文化人士都像他们一样以极大的文化使命感,企图追根溯源从文化大国的丰厚养料中找到一种隐形的中国精神,构筑起推进民族文化的原动力,支撑起国人“中国不会亡”的信心。这在当时中国古建研究者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中也如出一辙,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茫茫中国大地苦寻六年,否定了日本古建学者的断言“中国大陆已经不可能找到唐代的木构遗存了,要想看只能去我们京都、奈良”,终于在1937年找到了山西五台山佛光寺这一座建于公元857年的唐代木构建筑。在属于自己的文化战场上守土有责,与战火前线的抗敌战士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卫国长城。

历史虽已远去,但仁人志士们代代相承的不朽精神长存。回首中国的百年历程,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文化危机的觉醒到文化自信的重塑,就在于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能够迸发巨大创造力的密码之一,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生机活力。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副教授)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当代中国杰出画家杜晓波——意笔葫芦画展
下一篇:马铭彩墨古篆“虎”字,火遍中国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精神标识]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图片新闻

 
  • 金吉儿受邀参加中国西藏古珠及艺
  • 新杂技《涿鹿之战》亮相北京天桥
  • 3D秦腔电影《三滴血》以创新致敬
  • 《雷雨》开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
 
 
 

最近更新

 
 
 

作品推荐

 

 

版权所有:中华艺术网
荣获文化艺术行业核心新闻价值奖
投稿:850868272@qq.com 联系:QQ:850868272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07032534号-5
媒体邀约:139118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