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本次展览唯一的漆艺器物展示,陈如山带来了他的潜心力作《洛神赋》《良宵引》《小满》等漆器,以漆和锡为载体用艺术语境来传递生活与艺术之间最本真的关系,以基于情感回归的“传统再现”来重拾文化自信。

说到中国绘画,此次参展的两位艺术家秋田田和杨飏,在创作材质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也是本场展览的一大看点,岩彩画《无界》系列,秋田田用岩彩写意和略带抽象的笔法去描绘空旷幽远的自然之象,画面中流淌的水与沙,更象征人思绪的延展,画作的名称为无界,意在打破思维的屏障,寻求自由的本心世界,让绘者和观者,徜徉于千万年的时空变换和中西的多元对话空间。

杨飏的水墨画系列《守望》《梦境》等作品中,观者会从中读到不同于中国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愫;而是利用山水的造像,来诠释当下人文世界中的一些精神力量,观者会很轻易走进他造想的一种“桃源”,并带有拾荒人行旅于山川野外间的意味。


装置艺术本次成为中国·关系主题展的一道风景线,平衡竹蜻蜓《聚》是江祖禄此次带到威尼斯展览现场的装置艺术作品之一。作品是由陶缸、细竹杆儿和平衡竹蜻蜓三部分构成,且需要观众一起完成,他将众多传统元素构成一个互动装置,促成了作品和观众,还有创作者和观众的对话,让观众自觉融入到装置艺术的创作中,不得不说是当代装置艺术对观众的一次友好邀请。


木雕非遗传承人代表木易的参展作品《和谐》,“掌上玩件”以装置形式呈现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包含了时代气息,木易的主流作品,也是以微观和宏观来构成着它的创作思想坐标。


本场展览的主题为“中国关系”,表述的是东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创作审美,所能共融的最新关系,中国人在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的生活方式中,思考的是天地的“道”和人性的“善”,于是礼仪仁慈忠孝,就成了所有人的社会行为的立场和出发点。在这样社会背景和集体意识下呈现的中国传统艺术,也就必然的具有了全球的语境和梦想;在这样社会背景和集体意识下创造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人从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的交流中演绎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就必然的具有了兼达天下的现实意义。
网友评论